宅文化?當心宅出心理病!
發布時間:
2021-08-12 16:06
暑假雖已過半,但隨著疫情的卷土重來,各大學校開學日期變得遙遙無期。加之夏季氣候時而酷暑難當,時而雷雨大作,很多同學們索性選擇宅在家中,每天睡到自然醒,不分晝夜地刷劇、玩手機、打游戲。肚子餓了來一份外賣,吃完飯抹抹嘴,又是當快樂肥宅的一天。
宅家一時爽,可時間久了原本活潑可愛、元氣滿滿的孩子,變得眼神空洞、舉止忸怩,說話反應都慢了半拍。甚至沉迷于一個人玩手機、打游戲,抗拒與人交流,情緒總是莫名其妙感到低落,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致。
根據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心理健康判斷標準,能夠人格完整的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是一項重要指標。
人類作為一種社會類生物,長久的宅在家中是違反本能的。這樣下去會對生理、心理都造成嚴重影響。
我們會變得缺乏自信和積極進取精神,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致,沉浸在低落的情緒中,進而形成逃避型人格,甚至引發抑郁癥!快和小渡一起看一下阿宅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心理疾病的吧:
1、由于每天玩耍到深夜,第二天再睡到自然醒,餓了吃波外賣,困了倒頭又睡,經過這樣的“訓練”,我們的睡眠節律被完全破壞。
而失眠恰恰就是一個開端,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致病原,會誘發抑郁、焦慮、狂躁等癥狀。據統計,約半數以上的各類型失眠患者,均患有精神心理相關疾病。
2、由于失眠導致的作息不規律、飲食不規律,外加缺乏運動,精神狀態差,我們的身體機能會迅速下降,抵抗力變弱,很容易生病。生病時低落的情緒加上失眠的困擾,讓我們的心情變得越發糟糕,深陷其中。
長期盯著電子設備,眼球充血、眼袋腫脹;每天攝入高油高鹽的外賣又缺乏運動,皮膚變得越來越差,毛孔粗大、油光滿面,顏值垂直下降。
照一照鏡中的自己,已經變得眼神空洞,喪失了自信和朝氣,我們逐漸想遠離人群,不愿開口說話。
3、在長期的獨處和負面情緒雙重打擊下,我們的語言功能、社交屬性都會退化,想找個人傾訴竟然發現不知從何說起。當負面情緒滿到溢出,超過了我們的承受力,我們會情緒崩潰,最終導致精神心理疾病。
改變,不如從調整作息開始!
良好的睡眠與精神情緒密切相關,當睡眠狀況緩解時我們的情緒也相應會得到改善
良好的睡眠對于維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。人通過睡眠可以保存能量、增強免疫、促進發育、鞏固記憶以及促進代謝產物的排出。如果睡眠出現了問題,很有可能會導致多種身心疾病。
重復性經顱磁刺激(rTMS)作為一種技術成熟的綠色安全治療方式被廣泛應用于臨床。重復性經顱磁刺激會影響腦內神經元的興奮性,改善大腦神經生理活動、代謝活動,引導腦功能趨于正常化,秩序化。可調節負面情緒,緩解壓力,改善睡眠質量。